意大利是首个与中国签署“一带一路”谅解备忘录的“七国集团”G7成员国,本周该国总理孔特飞赴北京参加“一带一路”峰会。
德媒24日报道称,意大利非常欢迎中资企业在该国的投资,“我们完全不惧怕中国,我们们现在可是和中国人打交道的专家。”意大利劳工联盟(CISL)瓦多交通物流行业的负责人考萨(Danilo Causa)说。
“没有振华重工的技术,我们无法完成这样的工程”
瓦多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小城,这里早在3年前就引入了中国资本,大规模扩建港口基础设施。
“在自家窗前,这当然不是什么美景,但是能带来就业岗位,所以这是件好事。在意大利小城瓦多的集市上,当地居民马埃塔(Marco Maietta)说。
从市中心的集市,只需穿过一条并不宽的街道,就能抵达地中海的岸边。在这里,可以看到仅几百米开外的集装箱码头建筑工地。浅蓝色的巨型起重机、龙门吊等港机设备,正在来回穿梭。
央视新闻 视频截图
在工地上,荷兰港口运营商APM公司的意大利籍工程师波卡拉特(Vittorio Boccalate)眉飞色舞介绍说,建成后,这里将成为意大利首个半自动化集装箱码头。
“从轮船、火车、卡车处装卸集装箱,仍需要人来操作起重机;而一旦集装箱进入了码头上的堆放区,它堆放在哪个位置、几时从何处提取,将是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的。”
工程人员正在调试的大型港机,都标注有醒目的“ZPMC上海振华重工”字样。据工程师波卡拉特介绍,振华作为供应商,提供的并不仅仅是一台台起重机,而是复杂得多的一整套自动化方案。“如果没有振华重工的这些特有技术,我们根本无法完成这样的工程。”
为8000人口的小城提供400就业岗位
振华重工,并不是唯一一家参与瓦多港半自动集装箱码头建设的中资企业。2016年,航运巨头马士基旗下的荷兰APM公司,将其持有的瓦多港股份中的49.9%,转售予中远海运以及青岛港这两家中国国资企业。这三家企业联合成立了瓦多控股公司,共同负责港口的建设以及为期50年的经营。
来自APM公司的总经理、意大利人科内托(Paolo Cornetto)称,在2016年股权交易之前,APM公司已经有过与中远、青岛港这两家企业的成功合作经历。
“在半自动集装箱码头全面投用后,整个瓦多港每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100万个。届时,我们将能提供近400个就业岗位。”
对于这座8000人口的小城来说,400个就业岗位并非一个小数目。瓦多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利古里亚大区,距离地中海最重要港口之一热那亚仅有约50公里,属于该国的产业核心地带。
不过,十多年前,当地的经济受到了包括全球金融危机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冲击,大量的工作岗位流失。市长朱莉亚诺(Monica Giuliano)介绍说,在这一背景下,地方政府决定对门户港口进行投资。“这并不只是通往地中海的门户,而是能够迎来全世界货物的大门。”
瓦多港 图源:环球网
“我们完全不惧怕中国,我们是和中国人打交道的专家”
这位在瓦多长大的市长,非常欢迎中远、振华等中资企业参与本地港口建设。她表示,一个强有力的投资伙伴能够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资金。同时,在一系列条约、合同、法规的规制下,也完全无需担心中国资本会造成债务问题或者劳工权益被侵犯。“我们完全不害怕(中国人)。我们渴望的是继续执行我们的计划。”
当地工会关心工人们是否能尽快找到工作。意大利劳工联盟瓦多交通物流行业的负责人考萨说:“我们完全不惧怕中国。中国人早已在意大利经营,我们现在可是和中国人打交道的专家。”
“他们来这里,他们投资,他们挣钱。而对于我们来说,重要的是能够带来就业岗位。同时,我们也会监督一切(劳工权益议题)。”
瓦多市民卡维尼(Vilma Calvini)称:“中国人不是问题。他们带着钱来,我们非常欢迎!”
意大利航运协会(Federagenti)主席杜奇(Gian Enzo Duci)称,意大利的航运业企业正热切盼望中国投资,认为这能激发未来增长的潜力。“中国对热那亚、第里雅斯特地区的港口充满兴趣,这意味着,如果我们今后能够对铁路系统也进行良好的投资,我们的港口就将不只服务于意大利北部,还将成为中国通往瑞士以及德国南部等地的门户。”
中远海运也表示,在当地的投资“是基于集团海外枢纽港发展的商业需要”,“不是索取,也不是简单的财务投资,而是致力于通过投资给当地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,带动当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,增加就业机会,实现我与当地社会的共赢。我们相信,中意‘一带一路’合作将结出越来越丰硕的成果,也必将受到当地民众越来越广泛的欢迎。”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0 Comments